如果说2022年是中国品牌新能源的元年,那2023年就到了再次吹响新能源冲锋号的时刻——抢占新能源先机赢得市场红利的优势
如果说2022年是中国品牌新能源的元年,那2023年就到了再次吹响新能源冲锋号的时刻——抢占新能源先机赢得市场红利的优势,开始被全面且深入的全面竞争取而代之——各大厂商要想在越来越内卷的新能源市场开疆拓土,拿出各自的“杀手锏”迫在眉睫。
在新能源技术、三电系统等逐渐同质化以及“价格战”失效的趋势下,哈弗品牌开始深度思考如何在新能源时代再度破局并保持领先。
谋定而后定。长城汽车Hi4电四驱技术成为新能源行业中的平地惊雷——其核心不仅能够实现两驱价格、四驱体验,而且可以做到四驱性能、两驱能耗,真正实现了“鱼和熊掌”的兼得。
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 乔心昱
“Hi4电四驱是与其他新能源SUV最大的差异”,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坦言,Hi4电四驱与咖啡智驾、咖啡OS三大核心优势共同构建起了哈弗品牌最关键的两点,差异化和极致性价比。
Hi4电四驱让SUV回归本质
作为专业SUV品牌,哈弗有着风向标的意义。
从十几年前为中国品牌开拓出城市SUV细分市场至今,哈弗一直都是消费者选择SUV绕不过去的品牌。新能源时代,哈弗同样需要构建起独属的品牌icon。
新能源时代的最大认知是三电技术,现在三电技术都差不多,而全新Hi4电四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电四驱技术,十年之内没对手,乔心昱称,“这是我们的认知长板”。
据介绍说,Hi4电四驱具有两大特点,第一个是全工况效率最优,解决了传统混动四驱系统油耗偏高的用户痛点,基于不同工况特点和需求通过3擎9模的动态切换,使整车能效能在全工况下效率发挥到极致;另一个是全场景驾驶无忧,四驱安全系数一定是远远超于两驱的,无论雨雪湿滑路面、非铺装路面或者低附着路面,四驱都能让车辆行驶起来更稳。
“哈弗一直在坚持‘变与不变’,不变的是SUV的底色,变的是新能源的认知”,乔心昱表示,最早SUV都是带四驱的,但因为成本、油耗等经济性问题,很多日系车把四驱去掉,变成两驱,新能源时代Hi4电四驱的初衷就是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,让新能源SUV回归本来应有的样子。
在长城汽车垂直整合运作全球市场以及森林生态之下,能够以销量规模实现竞争性定价策略,目的是让消费者同样价格享受更好的技术,更优的性价比产品,让造车回归本质,让科技实现平权,乔心昱称,“要为消费者提供远大于价格的价值,要做极致的性价比”。
如果说以前哈弗品牌总是与性价比密不可分,那随着枭龙MAX的上市,Hi4电四驱与价值比成为哈弗品牌的新CP。
近两个月,中国品牌插电混动全新车型上市时间扑朔迷离,甚至出现上市时间延期。针对此现象,就有分析人士认为,Hi4电四驱在技术与成本两方面有着很强的杀伤力,不排除友商们有等哈弗枭龙MAX上市再出牌的想法。友商们与枭龙MAX的暗中博弈,也足以证明Hi4电四驱技术处在行业绝对优势位置的事实。
再造一个新哈弗
做哈弗的新能源,还是做新能源时代的新哈弗,曾一度困扰着乔心昱。
如果做哈弗的新能源可以顺理成章地享受哈弗的品牌溢价、销售渠道以及成熟稳定的服务体系等等,而如果选择后者,重新开辟新能源渠道,难度自然更大。
正如美国建筑大师汤姆·梅恩所说,我们会坚持做那些难以完成的事情,而难以完成就是价值所在。乔心昱同样认为“油电分网”难度更大,但相应的价值也更大,要想抢占新能源时代消费者的心智,新能源时代的哈弗必须要独立渠道。
事实证明,哈弗独立新能源网络是无比正确的,这一点从网络建设与运营的速度可见一斑。目前,哈弗新能源“龙网”已经进入运营状态的为160家,在6月30号之前,完成500家以上的建设,乔心昱介绍,到今年底的整体规划是218个城市,基本覆盖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,整体的网络建设计划是800家。
燃油车用户与新能源用户完全不同,乔心昱认为,独立新能源网络就是要明确买哈弗新能源产品就到哈弗龙网——未来新能源产品就去新能源网,油车就进入油车网。
“油电分网”不仅能够强化哈弗新能源的认知,而且还能实现营销效率的提升以及差异化服务的落地。乔心昱称,未来哈弗龙网要做全程数字化的用户体验,从进店开始的小程序接待,到试乘试驾在线应用,再到未来交付、所有APP的在线订单等等,实现全程数字化。
全面发力新能源是哈弗2023年重要内容,但这不意味着哈弗在燃油车型领域“放松”。作为定位于经济性SUV的品牌,哈弗始终以满足更广泛、更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。
据悉,在SUV新能源时代,哈弗全新产品并不局限于城市SUV,也包括轻越野SUV、硬派越野SUV,在动力类型上包括燃油、PHEV与纯电,燃油车将主攻8-15万元价格区间,PHEV与未来的EV车型,都将聚焦在15万以上主价格区间。
写在后面:哈弗枭龙系的上市,拉开了哈弗全面新能源战略的序幕;Hi4电四驱成为哈弗面对新能源市场吹响的“第二次冲锋号”。不仅如此,Hi4电四驱还意味着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从技术战、价格战走向“价值战”。正如乔心昱所说:什么是好?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,不仅要买得好,而且要买得值。
TAG:品牌,工况,燃油,认知